台灣紋繡教學平台交流論壇

標題: 遭李登辉、民進党异化的台灣历史教科书:還能做“堂堂正正中國人”...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20-12-29 18:48
標題: 遭李登辉、民進党异化的台灣历史教科书:還能做“堂堂正正中國人”...
從商殷勤隋唐,2400年汗青用1600字讲完,只提秦始皇、汉武帝等寥寥数人,《史悠遊卡套,记》、三國、南北朝、贞观之治、安史之乱通通不见。这出自台灣9月开學利用的初二年级汗青教科书。

近日,有汗青西席投书島内《中國时报》,称中國史讲授已被简化到“使人發指”的水平。那末,中國史教诲若何酿成今天这番样子,暗地里又有当权者的哪些算计?

一变再变的汗青课纲

台灣汗青教科书之前不是这个样的。

1949年國民党退往台灣。蒋氏父子治台时代,台灣汗青教科书表現的是大中华史观与中國人精力,客观上起到保护中华史观、导君子心、否决“台独”的感化。

待李登辉上台后,台灣的汗青教科书起头调解。1999年汗青课纲中,“台灣史”初次成為自力单位,但仍從属于“中國史”。这就是所谓的“齐心圆史观”,以台灣為圆心,往外延至“中國”,再往外是世界。台灣是小圆,“中國”是中圆,世界是大圆。

2000年民進党陈水扁在朝以来,台灣史起头离开中國史而自力成册,中國史与台灣史被报酬分裂,并起头利用教科书《熟悉台灣》,书中决心淡化“中國意识”,夸大“台灣主体意识”与“日本殖民统治有功论”。

马英九时代曾试圖微调汗青课纲,将“日本统治”改成“日本殖民统治”、“接管台灣”改成“规复台灣”、“多元文化成长”改成“中汉文化与多元文化的成长”,“慰安妇”改成“主妇被逼迫做慰安妇”等。这番拨乱归正激發民進党不满,课纲微调成為了马英九的“罪状”。

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,立即颠覆前任的微调,主导鞭策“12年‘國民’教诲汗青新课纲”。其最大变革在于中國史再也不采纳传统的纪年体方法讲授,而是倡导“在东亚汗青的脉络中會商中國史”,诡计把中國史推向区域史、世界史的范围。

去脉络化、去政治化、去中國化

“12年‘國民’教诲汗青新课纲”自上路以来就非议不竭。

以文首遭汗青教员诟病的初中汗青课纲為例。初中汗青讲授分上下两册,按本来课纲领求,上册從中國初期文明發源、夏商周、年龄战國一向讲到元明清。下册则從晚清变局、民初政局、中共突起、北伐同一中國到抗日战役、中华人民共和國創建等。

在新课纲中,中國史固然保存两册体量,但政治史内容大量削减。以上册“從商殷勤明清时代”為例,内容分為两个主题:一是“古代中國”從商殷勤汉唐,包含“從商周封建到秦汉帝國”“從魏晋世族社會到唐宋庶民社會”“汉晋之际分歧民族差别与互动”“汉唐之间交通拓展与文化交换”等;二是“世界收集中的近代东亚”谈宋元明清,包含“宋元明清时代國际互动”“明清时代物种与技能交换”“明清时代西方文化传入”与“明清时代东方文化输出”。

只有一册的高中中國史,除诠释“為什么要在东亚汗青脉络會商中國史”外,只剩下“國度与社會”“人群挪动”“現代化進程”3个主题。因而可知,在新课纲中,中國史演進由“一条線”被朋分成”一块块”,“去脉络化”“去政治化”用意很是较着。

至于政府教诲部分所倡导的“在东亚汗青的脉络中會商中國史”,则直接将宋元明清归入“世界收集中的近代东亚”,以期“去中國化”。东亚史是区域史,中國史是國外史,这番操作是把中國史往区域史标的目的挨近,乃至是指向世界史。明显,教诲部分将东亚史看成“稀释”中國史的东西。

“宠爱台灣史,凌虐中國史”

与此同时,台灣史在汗青教诲中的份量一点点增长。与中國史初中、高中各學一轮分歧,台灣史是小學、初中、高中各读一轮。固然台灣史内容少、中國史内容多,但新课纲下将汗青讲授均分為台灣、东亚、世界三块。如斯一来,用島内西席的话说,就是“宠爱台灣史,凌虐中國史”。

更紧张的是,台灣史课本根基持续《熟悉台灣》的史观,以“去中”為基调,将郑乐成克复台灣称為“篡夺台灣”;在血缘、文化上夸大台灣与南島(南承平洋島國)的“渊源”;美化50年日本殖民统治,称之為“在社會、政治、经济或文化等各个层面上,接触到史无前例的新体验”,并决心削减日本殖民时代打劫島内资本、逼迫公众的内容。

与此同时,就是弱化文言文讲授。2017年,政府教诲部分课程审议會提议,把高中文言文比例從本来45%至55%降到30%,必學篇目由20篇减到10篇。经由過程收集投票选出的文章中,除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、苏轼《赤壁赋》、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及司马迁《鸿門宴》外,其余6篇文言文都与台灣相干,但不管從文字、内容与地步而言,都与大師之作相去甚遠。

值得注重的是,连战祖父、台灣爱國志士连横所著的《台灣通史序》,曩昔持久收于教科书中。此番因為文中提到“开山抚番”“荜路蓝缕,以启山林”等,被认為“不达时宜”,未能入围课本。

“灭人之國,必先去其史”

“当飞機播送咱们正飞越长江时,我的眼泪一會儿就流下来了。这是我小學讲义中一向存在的长江,我觉得这辈子都不會面到。”一名台灣同胞陈说他1990年初次到大陆时的感觉。

曾几什么时候,台灣教科书中提到,“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國人”。但是在一轮轮的点窜课纲后,作為两岸纽带的中國史,在島内年青人身上的印记愈来愈少。

清朝龚自珍提到,“灭人之國,必先去其史”,是以媒体称这是“失忆工程”。民進党一向认為,台灣年青人与大陆豪情冷淡乃至支撑“台独”,是其秉性使然,也就是他们口中的“自然独”。現实上,浸染在“去中國化”汗青教科书中的台灣青年,确切會對两岸定位有毛病的熟悉。这些教科书越拖“独”害越深,台灣社會支出的价格就越大。

咱们常说,台灣最美的风光是人,这此中就有中汉文化浸润之功。收到過島内邮件,开首“敬启者”,文末“顺颂大安”,传统文化显示在点滴之间。是以,无论绿营人士是不是愿意认可,中汉文化、中國汗青始终是台灣不成或缺的软气力,也是持久以来接洽两岸公众感情、关头时代能和缓剧烈情感的黏合剂。说白了,就是咱们常说的“中國人不打中國人”。

是以,借使倘使民進党政府继续政治挂帅、以一己之私点窜汗青课纲,大陆公众對台灣文化亲近感将逐步消散,而台灣在中汉文化圈甚至世界舞台上的说话及文化上风,也将处在摇摇欲坠中,这岂不使人遗憾?




歡迎光臨 台灣紋繡教學平台交流論壇 (https://bbs.kknews88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